道 筋膜健康医站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筋膜炎与腰椎间盘突出:精准鉴别,科学应对

 二维码 4

筋膜炎与腰椎间盘突出:精准鉴别,科学应对
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腰部疼痛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。最近,不少职场人反映,长期久坐办公后,腰部总是酸痛难忍。去医院检查,有的被诊断为筋膜炎,有的则是腰椎间盘突出。这两种疾病症状有相似之处,容易混淆,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筋膜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鉴别方法,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—— 肌筋膜触发点松解术,还有邵新学教授在这方面的治疗案例。

筋膜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的鉴别

  1. 定义与病因:筋膜炎是指筋膜发生病理性改变,引起机体肌肉筋膜多种不适症状的疾病,常与肌肉疲劳、创伤、免疫因素、寒冷潮湿环境等有关。比如春节期间,张先生频繁久坐打麻将,腰部肌肉持续紧张,患上了腰背肌筋膜炎 。而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,引发一系列症状,主要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,长期劳损、外伤等也会加速其发生。像长期弯腰劳作的工人,腰椎间盘承受巨大压力,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。

  1. 症状表现:筋膜炎主要症状是局部肌肉疼痛、肌肉紧张、活动受限。腰背肌筋膜炎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酸胀、疼痛,尤其在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,还可有肌肉僵硬或紧张,按压时有压痛,触摸时可能触摸到条索状或结节,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,且可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 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表现为腰痛、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,症状严重可能表现为大小便障碍,弯腰甚至咳嗽等动作可使症状加重,休息后可能得到缓解。比如患者小李,不仅腰痛,还伴有下肢麻木、放射性疼痛,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。

  1. 检查方式:筋膜炎在影像学检查中一般无明显器质性改变,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医生的体格检查来诊断 。而腰椎间盘突出通过 X 线、CT、磁共振成像(MRI)等检查,可以清晰看到腰椎间盘突出、椎管狭窄等病变。

肌筋膜触发点松解术治疗方法

  1. 精准定位触发点: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,通过触诊仔细感受肌肉中紧绷、疼痛或形成结节的区域,这些就是肌筋膜触发点。也可借助超声等专业仪器,更精准地确定触发点的位置,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。

  1. 局部麻醉减痛:为了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,医生会使用麻醉药喷雾对治疗部位进行表面麻醉,或者进行局部注射麻醉,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。

  1. 专业松解操作:使用专门设计的医用针具,如小针刀等,医生小心翼翼地切开或挑开触发点周围粘连的筋膜和肌肉,精准地解除肌肉紧张和疼痛,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。

  1. 术后康复助力恢复:治疗结束后,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,如拉伸、按摩等。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肌肉,增加肌肉的柔韧性;按摩则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肌肉的恢复。

邵新学教授的治疗案例

邵新学教授在肌筋膜触发点松解术治疗筋膜炎领域成就斐然。例如,赵先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,患上了严重的腰背肌筋膜炎,腰部疼痛剧烈,肌肉频繁痉挛,严重影响生活。邵教授运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干针治疗技术为他治疗,经过几个疗程,赵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,疼痛和痉挛基本消失,又能正常工作和生活。还有孙女士,因长期久坐且坐姿不良,腰部疼痛难忍,活动受限,被诊断为筋膜炎。在邵教授的精心治疗下,她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活动能力,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。
如果出现腰部疼痛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是筋膜炎还是腰椎间盘突出,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。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,避免长时间久坐,定期起身活动,加强锻炼,预防腰部疾病的发生。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腰部疼痛的困扰,拥有健康的身体,享受美好的生活!